我在沙漠看日落



Desert? Dessert?

不妨告訴你,在此之前,我心中只有 Dessert,和朋友商議行程時,很自然地把 Desert 讀成 Dessert。的確,對一個香港人來說 Desert 太遙遠,還是來一點Dessert較實際。

知道有機會來一次 Camel Safari,心情雀躍,畢竟,我認為騎著駱駝在沙漠一起一伏地慢行,是一件很型的事。

初探耆那寺廟



在 Jaisalmer Fort 內,香火最鼎盛的寺廟一定是 Jain Temple。

無論在內或外所見,這裡都是氣勢宏雄,由於它較附近的建築物高,所以遠遠便能望到。這個 Temple 有三個入口,它其實是由幾座寺廟所組成的耆那教寺廟群,一張門票便通行,不過也要為相機買一張特設門票。







在街道閒逛時,進了一間較小的寺廟,不過我已經忘了它的名稱,與剛剛的奢那廟風格不同,但這廟之所以令我印象深刻,是因為主廟外那些寡婦。

當我獨自坐在欄杆上休息,並偷拍廟旁那些婦女的時候,旁邊有個印度人竟然與我聊起天 來。原來那些婦女是當地的寡婦,由於印度社會等級森嚴,若不幸成為寡婦,她的人生在丈夫離世的那刻,其實也基本上同時完結,人生不會再有希望,她們會被打 入社會最底層,被人看不起,成為不詳人,親戚朋友大多數不相往來,所以弱勢的她們只能在寺廟旁等待善信施捨食物。


原本正在偷拍得很快樂的我,聽了後十分心酸,立即停手之餘,也決定把所拍得的照片收 起,除了這樣,我無法為她們做點甚麼。常聽到別人說性格決定命運、只要努力,一定能改變命運,但很多時候,被枷鎖的命運令人無從擺脫。所以,能身處於文明 社會的我們就算遇到逆境也不要自怨自艾,一切的問題總能解決,因為我們本身已經是幸運的人。



love your faces @ Jaisalmer



喜歡那有著深深輪廓的臉。

在印度,大多數的大人小孩都很樂意上鏡,他們喜歡在被拍後,看看鏡頭中的自己。於是,向來不太喜歡影人的我,破例影了很多。

在美麗的 Jaisalmer,人們也好像特別純樸可愛。很喜歡這小女孩的五觀,問了她的名字,她害羞地答了,很可愛。

漫步金色之城



走在 Jaisalmer(齋沙默爾),沿途滿目盡是金黃一遍,這裡所有的房屋都是用當地特有的泥黃色砂岩建造而成,令到整個城都是金黃色,所以 Jaisalmer 又被稱為「金色之城」(Golden City),浪漫一點也被稱作「沙漠中的皇冠」。

Jaisalmer 位於印度西北方,鄰近印度與巴基斯坦的邊界,而且還是古代絲路的貿易城市之一,看那高聳的城堡,不難幻想當時的繁榮。

走進黃金屋



Jaisalmer Fort 內有不少古代貴族所住的 Haveli,這個詞來自波斯,簡單來說即是豪宅,由外駐足觀望,只覺得這根本就是藝術品,窗廊露臺精雕細琢,那些工匠的手藝幾可堪稱鬼斧神工,在陽光下,名副其實是一座座黃金屋。

印度行 - DAY 4



如果不是靠著看照片憶行程,我幾乎忘了原來在印度的第四天是如此充實緊湊。

由於房間有一扇「阿拉丁」大窗,為爭取坐在窗台發呆看風景寫一下感想的時間,我決定違反個人閒懶式生存原則--早起不賴床,而且昨晚睡前便將背包收拾好。當Lily仍在睡夢當中,我已經坐了在窗台呼吸著外面的空氣,接迎 Jaisalmer 的晨光。

印度行 - DAY 3



第三日,計劃在旅館食早餐後便繼續旅程,不過當地人的生活方式似乎過分悠閒,準備幾份早餐也差不多一個小時。

趁有時間,參觀了在日光下的旅館。Haveli 在印度解作豪宅,它的外貌果然對得住它的名稱,石雕很美麗,有不少可影相的地方,和老閭聊了幾句,便被喚了回去食早餐。

Bikaner



簡單地介紹一下我第二日及第三日所經過的 Bikaner。
 
Bikaner 位於印度德里西南面,由 Jodhpur 國王的兒子 Rao bika 在1488年建立,是沙漠邊沿的一個綠洲,屬於邊疆要塞,又被稱為駱駝之城。
 
小城西面是一望無際的闊大沙漠,環境十分寧靜和荒涼,由於不算是旅遊熱點,所以民風較為純樸,對遊客友善和好奇,樂於交談。